反復的疫情持續(xù)沖擊汽車供應鏈。第一財經記者4月17日從東風日產方面獲悉,該公司受疫情影響,目前其在全國多地的工廠皆暫時停產。
第一財經記者通過東風日產內部人士拿到生產線排班表,該排班表顯示,從4月13日起,東風日產廣州花都工廠的部分生產線已開始停產,而一線、二線以及三線從14日至19日全部停產,本月20日將復工。
關于暫時停產的原因,東風日產相關負責人談到,主要是受上海等地疫情的影響,比如在上海有83家供應商,大部分是電子類產品,而且都是核心零部件廠商。“因為上海疫情,周邊的物流都無法正常安排,對我們的生產計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東風日產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經信委昨晚發(fā)布《上海市工業(yè)企業(yè)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明確指出,各區(qū)政府和街道、園區(qū)要積極支持企業(yè)復工復產。 東風日產上述負責人稱,這有助于該企業(yè)零部件供應鏈盡快恢復正常,提振車企的信心。
近段,由于多地疫情暴發(fā),一汽-大眾、蔚來、長城坦克、特斯拉等多家車企停產。其中,4月9日,蔚來發(fā)布消息稱,自3月份以來,因為疫情原因,該公司位于吉林、上海、江蘇等多地的供應鏈合作伙伴陸續(xù)停產,目前尚未恢復,受此影響,蔚來整車生產已經暫停。“一輛車差一個零件都沒法生產。受長春和河北疫情影響,3月中旬我們有些零部件就斷供了,靠著一些零部件庫存勉強支持。最近又碰上上海和江蘇等地疫情,很多合作伙伴供不了貨,只能暫停生產。”蔚來董事長李斌第一時間對此回應稱。在宣布停產5天后,位于合肥的江淮蔚來工廠已開始逐步復產。
作為國內第一大汽車生產基地,廣東目前除了東風日產停產以外,其他車企也受到疫情不同程度的影響。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的數(shù)據(jù),去年廣東汽車產量為338.46萬輛,占全國汽車市場份額的12.8%。
今日,廣汽集團相關負責人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上海、江蘇、吉林等地近期疫情,及廣州本地疫情,給該公司部分供應商生產及物流、終端銷售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廣汽集團及旗下企業(yè)正全力應對疫情給生產經營帶來的挑戰(zhàn),盡力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一方面按日監(jiān)測地區(qū)疫情狀況,與供應商、物流商保持密切溝通與聯(lián)絡,以調整排產及評估實際影響;另一方面,有少量銷售門店因疫情管控暫停營業(yè),隨著疫情逐步好轉,也將陸續(xù)恢復營業(yè)。
比亞迪由于擁有高度垂直的供應鏈,諸多核心零部件自產自供,目前受疫情影響相對小些,至于具體的情況,比亞迪相關人士稱尚無可公布的信息。
與傳統(tǒng)車企相比,造車新勢力企業(yè)對供應鏈把控能力相對弱些,因此受疫情沖擊較大。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近日在朋友圈發(fā)文稱,如果上海和周邊的供應鏈企業(yè)還無法找到動態(tài)復工復產的方式,5月份可能中國所有的整車廠都要停工停產了。他同時表示,好消息是目前部分部委和主管部門正在盡全力協(xié)調,并期望更多政府和主管部門們的支持和共同努力。
這已不是何小鵬第一次就供應鏈問題在朋友圈發(fā)文,去年8月17日他曾在朋友圈上表示“抽芯斷供供更苦,舉杯消愁愁更愁”,同時轉發(fā)博世中國執(zhí)行副總裁徐大全所提到馬來西亞疫情沖擊芯片的信息。
中汽協(xié)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不同的汽車廠家,供應鏈都有不同布局,在應對危機過程中,會有進行相應的調整,所以,是否會全面停產說不好,但影響無疑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