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由上海建工歷時5天建造,并繼續(xù)管理運維和服務保障的金山方艙醫(yī)院順利交付使用。
截至4月17日,上海建工建造各類防疫應急項目共計52個,建設總床位數(shù)達82482張,其中30個方艙醫(yī)院項目的床位交付率超過97%;4個集裝箱板房(除崇明在建板房項目)項目的箱體100%交付,崇明項目6279間板房計劃24號前分批驗收全面交付。
此外,上海建工還建造了適應性改造醫(yī)護項目15個、新建公租房項目2個、實驗室項目1個。上海建工旗下20家單位32203余人次參與建設,總建設面積超200萬平方米。20多天的艱苦卓絕努力,展現(xiàn)了廣大上海建工人牢記初心使命、勇于擔當、敢于作為、使命必達、同心守護的堅強決心和意志。
建造期間,上海建工集團黨委組織動員一切力量、調集一切資源、克服一切困難,黨員干部亮身份、見行動,身先士卒、靠前指揮,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沖鋒在第一線、戰(zhàn)斗在最前沿,帶領幾千名管理人員打硬仗、打勝仗;廣大參建職工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不畏艱難險阻、斗志昂揚,堅決執(zhí)行、勇往直前。
在此過程中,上海建工旗下一建集團、二建集團、四建集團、五建集團、七建集團、總承包部、安裝集團、基礎集團、機施集團、裝飾集團、園林集團、市政總院、建工總院、房產公司、建材科技、華建公司、新晃公司、電商公司、羿云科技、建工醫(yī)院等單位上下一條心、一盤棋,發(fā)揮各自專業(yè)優(yōu)勢和全產業(yè)鏈優(yōu)勢,奮勇參戰(zhàn)、及時補位,困難面前不講條件、不計代價,干!就一個字,凝聚起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征說,“上海建工人有著承擔國家使命的光榮傳統(tǒng),廣大員工在建設方艙醫(yī)院過程中不計得失、不辭艱苦,很不容易、非常了不起,24小時持續(xù)奮戰(zhàn)在建設第一線,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全力以赴同疫情斗爭,我們要繼續(xù)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精神勇挑重擔、攻堅克難,爭取所有項目及早交付使用,為上海構筑新的“護城河”,不負上海人民的重托。”
20家單位,30000余人多地建方艙
疫情當前,作為上海人民的子弟兵,上海建工及旗下20家單位的30000余人次建設者,前赴后繼,投入到方艙醫(yī)院、集中隔離點的建設中。
閔行體育館是較早一批方艙醫(yī)院。上海建工在3月20日接到緊急任務后,迅速組織900余名建設者,奔赴現(xiàn)場開展施工作業(yè),現(xiàn)場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一線工人們不分晝夜連續(xù)奮戰(zhàn)72小時,將閔行體育館改造成了一個能夠容納800個輕癥和無癥狀感染者且具有污水處理和空氣凈化功能的集中隔離管理場所。
擁有15000張床位的新國際博覽中心方艙醫(yī)院,曾是上海最大的方艙醫(yī)院。148小時,上海建工600余名黨員帶領近6000人作業(yè)先搶出了一半床位,他們咬緊牙關、披星戴月、持續(xù)征戰(zhàn),另一半床位也順利交付。隨后,又根據(jù)援滬醫(yī)療隊的需求,通宵9小時完成辦公區(qū)搶建任務。方艙醫(yī)院正式啟用后,39名員工組成了運維團隊,“逆行”深入隔離區(qū),繼續(xù)承擔系統(tǒng)性運維任務。
在嘉定,由上海建工承建的臨時隔離用房項目已于近日交付,助力上海進一步提升病患收治能力。該項目總建筑面積約11.2萬平方米,提供近4000個床位,施工最高峰現(xiàn)場近4000人同時作業(yè)。
在崇明,上海建工2500多人正在爭分奪秒地建設超6000套臨時隔離用房。該項目位于上海崇明花博園區(qū)P1、P2停車場內,3月27日開工,總建筑面積近15萬平方米,目前現(xiàn)場共有4500名建設者不舍晝夜、全力沖刺,最快4月22日逐步投入使用。
除此之外,上海建工近期還有一批方艙醫(yī)院和隔離點項目陸續(xù)交付投入使用,分布于浦東合慶、嘉定南翔、黃浦世博足跡館,總共提供8908張床位。
4月8日,上海建工的2700余名建設者們再次集結,長途奔襲、轉戰(zhàn)金山,開啟了金山方艙醫(yī)院的建設,2700余名建設者不計困難、不講條件,歷時5個晝夜完成了5030張床位、近50000平方米的全部建設施工任務,安裝、市政等施工也在排除萬難、咬緊牙關下極速推進。金山方艙醫(yī)院最終于4月14日晚間完成施工,于4月15日晚間接收首批300名患者。
80000張床位背后一線建設者的堅持
50個方艙醫(yī)院和隔離點項目、80000張床位的背后,是一線建設者們的堅持。
上海建工集團副總工程師王美華是為數(shù)不多的、參與新國際博覽中心方艙醫(yī)院建設的女性管理人員,整個建設過程現(xiàn)在想來還是艱辛異常。
她說:“現(xiàn)場24小時不停工,工人兩班倒,交班后就地鋪板可以睡覺。但是我們應急指揮部的管理人員沒有辦法排班,所有人都是隨時待命,時刻準備解決現(xiàn)場各類問題,所以只好找間隙蜷縮在車里休息一下。3月底的上海氣溫不高,沒有被子蓋,我們就裹著衣服,事實上每天可以睡覺的時間不會超過2個小時。”
新國際博覽中心方艙醫(yī)院啟用后,上海建工旗下安裝集團、二建集團、五建集團的共39名員工又組建了后期運維團隊,擔負起隔離點內機電和土建的維保任務,納入新國際博覽中心整體封閉管理。在上海建工安裝集團總工程師、維保團隊負責人馮強看來,所有床位交付后,挑戰(zhàn)隨之而來。
馮強說,“10個場館在使用過程中,在病人區(qū)域里面,整個機電系統(tǒng)、給水排水如果有損壞,水、電、風運行不正常,出現(xiàn)的任何故障我們都要以最快速度排查解決,保證一切設備正常使用。”馮強還說,由于場館內部為污染區(qū),維修人員很可能會近距離接觸病患,每一位維保隊員進入隔離區(qū)之前都要穿上厚厚的防護服。在接到報修后,團隊會首先派一名工人入艙確定故障情況,再通過對講機報告,讓對口維修的維保隊員進入。
張軼男是上海建工二建集團工會副主席、第一工程公司黨總支書記,她的主要工作是統(tǒng)籌后勤保障,也負責后期的生產推進。在新國際博覽中心現(xiàn)場,她一天的最高步數(shù)可以達到5萬步。張軼男說:“我3月26號進場,4月3號撤出,我們現(xiàn)場1000多個工人和100多個管理人員的一日四餐、睡覺問題,是保障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還有防護口罩、手套、泡騰片、連花清瘟這些,多虧了二建集團強大的后方保障團隊,讓我們在前方能安心戰(zhàn)斗。施工現(xiàn)場工期緊,連續(xù)的高壓工作狀態(tài)下,怎么讓大家堅持下去呢?我們的領導們身先士卒,跟大家吃住在一起,困到睜不開眼就拉條被子找個角落躺下,每天只睡1-2個小時。到搶工后期,完全是靠毅力在支撐,作為黨總支書記,我就一遍一遍告訴大家,你們是最棒的!領導們沒有放棄,一線的人也就不會放棄。”
事實上,她自己從3月27日開始連續(xù)72個小時沒有合過眼,她說,很多突發(fā)的事情需要去解決,既然自己已經沒睡了,就不要再去叫醒睡著的同事,能犧牲自己就不要犧牲別人。
上海建工總承包部副總經理黃淼,已經在嘉定臨時隔離用房項目待了一個多月,他說:“3月19日來項目部報到時,這里就是一塊荒地,什么都沒有。開始時,大家的辦公條件也異常艱苦,有的人是站著寫字辦公打電話,沒有床,有的員工直接在辦公室里鋪了一個睡袋。”
如果說這些還能克服,那么物資和人力的調配簡直難上加難。“特殊時刻,調配物資和人力是最難辦的,當時,許多參建人員已經被封閉管控。我們通過市重大辦、市衛(wèi)健委這些部門快速協(xié)調,從3月18日晚接到通知,19日正式啟動,到3月23日的3天時間內,現(xiàn)場管理人員已經突破200人,1500名建設者投入建設,實在是不容易”。
上海建工五建集團第八工程公司副總經理、五建嘉定項目防疫保障組組長鈕明,3月29日到達嘉定臨時隔離用房項目現(xiàn)場。第一批跟他一起到達的管理及施工人員300出頭,這300人,已經是鈕明想方設法跟各個街道、各個小區(qū)反復解釋,做通工作后的成果。進場后,他在現(xiàn)場的主要職責是防疫、物資調配,以及繼續(xù)協(xié)調更多人員加入到建設隊伍中。
為了使防疫工作為建設工作保駕護航,鈕明嚴格落實新進工人先測抗原的政策,在核酸檢測前也充分安排好人數(shù),確保同公司的人10人1管,還設立有20個集裝箱用于隔離管控。為了盡可能給大家營養(yǎng)保障,前期周邊超市都被他購買一空,帶回了泡騰片、牛奶,工人飯量大,就給工人們訂購了數(shù)量充足的盒飯。
上海建工集團生產經營部高級資深經理劉洪興,在結束新國際博覽中心方艙醫(yī)院的建設并實施隔離觀察后,再次轉戰(zhàn)金山方艙醫(yī)院。即便有過新國博現(xiàn)場一件衣服穿10天的經驗,到達金山現(xiàn)場,還是讓他感到了困難,但是再難也要把方艙建好。
管理人員只能在車里、在大巴上和衣而睡,這點跟新國博差別不大。差別巨大的是,金山方艙醫(yī)院所在的廠房,水電不足、墻體老舊斑駁、垃圾雜物堆積,施工差、難度大,等于一切要從頭開始。在現(xiàn)場,才半個月不見的同事,甚至都沒有認出眼前這個皮膚黝黑、止不住憔悴的人。累也要堅持,劉洪興還是去了金山。
在金山方艙醫(yī)院項目現(xiàn)場,上海建工四建集團第四工程公司總經理助理火磊說:“累到筋疲力盡,但是也很充實”?;鹄诤晚椖繄F隊所有人員一起,24小時不分晝夜趕工,工期都以小時計,飯菜涼透了才有時間吃一口,累了就在車上瞇2個小時。四建集團物資部總經理助理鞠力的最大感受是,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很多事情都是摸石頭過河,努力配合項目生產,團隊力量的偉大,在這一刻就充分體現(xiàn)了出來,只有上下一心、奮勇拼搏,才能贏得勝利。四建集團動力設備部總經理肖記民負責建設期間的設備調度管理工作,7天時間里,每天超過300多通電話,每晚不到3個小時的睡眠讓他印象深刻,金山方艙的高強度建設,也讓他體會到了過去設備管理中的一些問題,他說,要從戰(zhàn)斗中學習經驗,再把這種經驗更成熟、更有效地投入到其他建設中去。四建集團市政工程公司市政養(yǎng)護板塊負責人韓珂君頂著緊急工期的巨大壓力,帶領團隊晝夜鏖戰(zhàn),他感到肩上的責任更為重大,“我們把養(yǎng)護板塊的先進設備和工藝運用到市政項目施工中,以機械配合人工,大大提高了施工質量和效率”。
講政治敢擔當 善作為
面對當前這場嚴肅的抗疫斗爭,上海建工集團黨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統(tǒng)一部署要求,緊扣抗疫大局,堅決帶頭擔起政治責任,充分發(fā)揮國有企業(yè)優(yōu)勢,把擔當和作為寫在抗疫一線。
面對眼前這些急、難、重的方艙醫(yī)院和隔離點搶建工程,上海建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征連續(xù)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對各項目的勞動力安排、材料采購運輸、疫情防控情況、后勤物資保障等工作再協(xié)調、再部署。
徐征說,“各項目部要做好日常疫情管控,確保責任落實到人,措施落地嚴格執(zhí)行,做好現(xiàn)場安全生產工作各項保障。項目部要有“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精神,加強溝通協(xié)作,確保物資材料及時進場,保障項目建設進度。項目管理人員要勇挑重擔、攻堅克難,爭取項目早日交付使用,為上海構筑新的‘護城河’,不負上海人民的重托。”
黨委副書記、總裁葉衛(wèi)東親自掛帥數(shù)個重大方艙項目,不分晝夜蹲點現(xiàn)場。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殷紅霞實時趕赴一線、關心慰問,并擔任了金山方艙醫(yī)院運維指揮部總指揮。副總裁蔡國強、薛永申、徐建東、周軍盡全力調度資源、部署推進。
一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飚,黨委副書記、總裁俞建強;二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新,黨委副書記、總裁張敏;四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沈軍,黨委副書記、總裁盛玉濤;五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巽全,黨委副書記、總裁張勇;七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文俊,黨委副書記、總裁費躍忠;總承包部黨委書記、總經理張錦彬;安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黃震,黨委副書記、總裁張建東;裝飾集團黨委副書記、總裁李佳;電商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陸鶯等黨員干部,和廣大參建員工一起駐扎現(xiàn)場,夜以繼日,連續(xù)通宵作戰(zhàn),同吃同住,到凌晨三四點才睡兩三個小時算得上是家常便飯,及時做好協(xié)調溝通,確保質量、安全、進度,做好現(xiàn)場人員關心關懷。
目前,在上海建工金山方艙醫(yī)院運維保障指揮部的指揮下,上海建工的管理工作人員、黨員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們正在全力做好管理運維和服務保障工作,保安、保潔、住宿、餐飲、通勤、物資采購與管理、設施設備運維等服務正有序開展,他們將在現(xiàn)場同醫(yī)護團隊密切配合,助力病患救治,共同抗擊疫情。這也是上海建工在方艙醫(yī)院全方位運維保障服務工作上的一次全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