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說的這點雖不屬于如何學,但它是知道如何學的前提。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近幾年有家長提出取消英語。為什么呢?因為沒有受益。孩子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甚至金錢,卻未取得好成績。而且因為英語,總體分數被拉下來,降低了競爭力。所以就想一起擺爛。對于這部分家長,孩子的人生已經在他的認知里被定了,“普普通通上個班,學英語干啥?!?/p>
“全球化”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只是聽到這個詞,敏銳的同仁立刻能體會到學好一門廣泛使用的外語的重要性。全球60多個國家的官方語言或者官方語言之一是英語。想想,掌握了它一定代表了更多的機會。
還有古人言:不善師外夷者,外夷制之。
那對于學英語,如何“善”呢?分享四點。
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事情做成什么樣通常和對這件事的看法有關。如果是周中,早起困難,特別是工作不是自己喜歡的。但是周末卻可以輕松愉快充滿有能量地早起。為什么呢?看法不同,感受不同,行為也隨之不同。
若起始就定義學習英語是麻煩、困難的事,以后用不著,估計已失敗了一半。還記得,我小學三年級開始學英語,記不住發(fā)音,標注拼音記,“馬乃木意思麻瑞”,很多人熟悉吧。學的不好,因為那時是副科。但到初中,它是主科,態(tài)度就翻轉了。那時補課資源幾乎沒有。所以上課一定要跟著老師節(jié)奏學好,要是沒學會,補都找不到門。那也就學好了。所以呢,在找各種方法前,檢查下自己如何看待學習英語這回事。
你所認為的就是你的世界。所以念頭上不能踩剎車。
其次,學霸上課滴水不漏。什么意思呢? 英語的知識點是散落的,這里有個新單詞,那里講個固定短語,那個句子又有語法。所以上英語課必須準備個盆隨時接著。除了回應老師,老師提到的知識點,是當下未記牢固或新的,要在筆記本上呈現。是滴,筆記本就是盆。如果老師說了記筆記才行動,那英語就難說了。不甘心的,就落入補課循環(huán)中了。
第三點就是對待練習題的方式。英語學霸們通常會找題點,也就是這道題考什么?比如:I like ___.(apple),考可數名詞的單復數。這個能力從開始學英語就要培養(yǎng)。而且,對于那些猜對的題或錯題,相對應的知識點他們一定會理解并記憶。不會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狀態(tài)。
最后一點,也是最最基礎的一點,他們背單詞快而且準確率高。有些家長說,我家孩子單詞背的挺好的,為啥英語不好呢?你問她多好,20個詞背一個來小時,聽寫90多。但單詞聽寫,100分才算是合格。
要如何背呢?咱們聽說過,不能死記硬背。死記硬背是指按照字母一個一個拼,背意思,然后無限重復。這就走錯方向了。呆板的東西不是大腦的菜。
單詞也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個體是多元的。比如說,要熟悉一個人,只有名字很難牢記。但如果了解對方的聲音外貌愛好等等,就具像化了。單詞類似。
發(fā)音先記牢,可以給自己帶來信心。不要有不確定感。不確定感會為信息被踢出大腦埋下伏筆。其次呢?他們眼里的單詞不是無序排列的字母,而是:com pu ter、com pe ti tion,像拼音一樣。音形完全對應。詞性、例句、拓展短語都關注到。
咱們想要學好任何一門科目都沒有捷徑,但是一定有跟好的方法。知道問題所在,問題都是配著答案。向內卷自己的態(tài)度和能力而非盲目拼時間和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