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張益銘:我最喜歡的人是史蒂夫·柯維)
“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極大的影響,因為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經(jīng)年累月影響著我們的品德,暴露出我們的本性,左右著我們的成敗?!?/p>
這段關于習慣的強大力量的描述,來自于作家史蒂夫·柯維的暢銷書籍《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長久以來,柯維的思想和著作影響了不計其數(shù)的讀者和家庭,激勵他們不僅在工作上勇往前行,更在家庭中以身作則。
“史蒂夫·柯維不僅是我極其欣賞的一名作家,也是我最喜歡的一位思想先驅,他的著作中關于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教育方面的真知灼見,對勝者的教育理念起到了極大的奠基作用”,勝者教育創(chuàng)始人張益銘這樣說。
史蒂夫·柯維,不只是暢銷書作家
很多人知道史蒂夫·柯維,都是從《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開始,這本書曾高居《紐約時報》最暢銷書籍排行榜之首,在全球以三十二種語言發(fā)行過億冊。并在2002年被福布斯評為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10大管理類書籍之一。
《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被不計其數(shù)的職場人奉為圭臬,但其作者柯維的身份并不只是暢銷書作家這么簡單。
史蒂夫·柯維博士畢業(yè)于猶他大學,是哈佛大學工商企業(yè)管理碩士、楊百翰大學博士。他是前總統(tǒng)克林頓倚重的顧問,《經(jīng)濟學人》雜志推舉其為“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
“很多人認為柯維只是一個暢銷書作家,事實上他更是一位桃李滿天下的老師”,張益銘說,“很多知名企業(yè),如美國通用、可口可樂等大公司的高級主管都是他的學生,李開復等中國頂尖的企業(yè)家和管理者也深受其思想的啟發(fā)。更不要提通過他的書籍受教的人了?!?/p>
在張益銘看來,柯維對人類潛能的激發(fā)應為更多人所學習并熟知,尤其是教育工作者??戮S在書中倡導的7個習慣,包括: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集思廣益和自我更新。不僅給管理者帶來啟發(fā),也可以給少年時期的學生們打下良好的基礎?!?/p>
從高效能人士到少年精英,勝者教育的革新演化
張益銘非常認同《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中所倡導的理念,并在自己的教育實踐基礎上,提出了更加適合中國精英少年的成長系統(tǒng)——“精英教育163模型”:其中“1”代表每個孩子的獨有天賦,“6”代表六大精英特質,“3”則代表三個思維模型。
其中,“6大精英特質”尤為汲取了“7個習慣”的精華理念。它們分別為:身體意志;學識與眼界;自我驅動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智慧;主人翁意識;社會責任感。
“少年人走入社會后,衡量的標準不僅局限于學習成績。只有具備多維素質的人才,才能成為領軍者,但很遺憾,學校教育中恰恰缺少這一環(huán),因此,從對職場人高要求的‘7個習慣’中提煉出對少年精英的衡量標準,是有著巨大的參考價值的”,張益銘說。
“成功者能為失敗者所不能為,縱使并非心甘情愿,但為了理想與目標,仍可以憑毅力克服心理障礙。”這是“7個習慣”中的金句之一,印證了“6大精英特質”中“自我驅動力”這一要求。
“責任感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能夠積極主動的人深諳其理,因此不會把自己的行為歸咎于環(huán)境或他人?!睍械摹柏熑胃小睆娬{了“自我的行為”,張益銘在“精英特質”中升華提升為“社會責任感”。
“萬變不離其宗,在教育方面,很多道理都是一通百通的,這也就是為什么163模型中很多概念都可以在《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中找到理論依據(jù)。”張益銘說。
在今天播種習慣,在未來收獲國家棟梁
俗語說:播種觀念,收獲行為;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
張益銘深信,每一個國之棟梁的成長,都離不開少年時期的教育和扶正,他要借助勝者教育的平臺,讓少年人用未來精英的標準來規(guī)范言行,收獲光彩奪目的人生。
“史蒂夫·柯維的著作中,每每洋溢著智慧的火花和對于閱讀者的啟發(fā)與警醒”,張益銘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勝者教育也希望從一點一滴做起,影響更多的青少年和家庭,給孩子們帶來受用一生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