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的一句話:“你可以不記仇,但不能不記事,我能夠容忍他人的錯誤,不記仇,但絕不能不長記性。
不計較不代表原諒,不反駁不代表懦弱,我不想做個老好人,無需道德綁架我。善良和大度應(yīng)該留給值得的人?!?/p>
你可以選擇沉默,不與人爭高低,但不能失去內(nèi)心的堅守,隨波逐流。沉默并非默認(rèn),退讓亦非認(rèn)輸。
如老子所言:“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爭不搶是一種境界,不嗔不怒是一種修養(yǎng),不怨不艾是一種智慧。
你可以大度地去原諒,但千萬不要愚蠢地再去相信。你沒有害人之心,但一定要有防人之心。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此乃古訓(xùn)。輕信易傷,謹(jǐn)慎為上。
雨停了再送傘就沒啥意思了,花枯了再澆水也是徒勞了,時光里最落寞的情景便是,熄滅的爐火,落幕的戲劇,遲來的關(guān)愛,情冷后的殷勤。
遲到的東西就像過期的藥一樣,再重要,也沒有意義。未經(jīng)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在“不靠譜”的關(guān)系里吃一次虧就夠了,不要做一個不長記性的糊涂蟲。
記?。耗憧梢圆挥洺?,但一定要記事兒。我的意思是,人要長記性,學(xué)聰明點(diǎn),長一智比吃一塹更重要,知進(jìn)退比盲目做更明智,明善惡比隨大流更可貴。
注:本文來源于今日頭條小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