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燒菜,非但不是我強項,竟還是我短板。今天就來談?wù)勎宜赖牟说奶匦浴?/p>
人們常說:人是鐵,飯是鋼,一天不吃餓得慌。有沒有人只吃飯不吃菜?
這里的菜,自然是指供我們搭飯的菜。燒菜有講究,卻因個人的口味不同而呈現(xiàn)差異,川菜湘菜偏辣,淮揚菜偏甜。不過,這不妨礙加工者對食材本身的追求。
我僅以為做菜的終極追求是淋漓盡致地發(fā)揮食材的天性。比如茄子,去皮燒,顏色顯單一,軟趴趴的,失了茄子的精神頭;不去皮,改放豆豉醬,顏色是濃郁了,口味卻不清爽 。
茄子屬于“軟硬兼施”型,去皮便失了“硬”面兒,加醬使“軟”面更軟了,最好的方法是過大油,過過油的茄段兒油亮亮的,夾起一塊來,“呲溜”下去了,脆著吶!
也許朋友們會繼續(xù)發(fā)問,芹菜又是啥特性呀?
不論是藥芹還是西芹,性涼帶澀,需要焯水。焯完水的芹菜,越發(fā)顯露出小家碧玉的特性來。這時,或爆炒或涼拌,由你!
經(jīng)我這么一通破解,想必讀者朋友來興致,要一種一種列舉下去,我們就此打住吧。
方才上面的話題不過是個引子,我正經(jīng)要和各位告白的恰是我們自己。讀者朋友您自己的特性是什么?
如果您此刻正低下頭去思索,不妨想想我們因何成為自己?我們一生都在學習變強大,凡是自己沒有的、不夠的,都想學、都在學?;仡^看看,好像什么都會,又好像什么都不全會。奮斗至今好像總不夠了解自己,是嗎?
要了解自己,先觀察自己。觀察自己對什么感興趣,觀察自己每天把時間花在什么地方,觀察自己對外界的人和事所持的態(tài)度......最終,對自己“因材施教”。
把握菜的特性,烹出滿意飯菜;了解自己特性,活出清晰人生。